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致富 >
分享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吴堡县积极探索“造血型”扶贫,通过龙头带动、创业引导、抱团发展等举措,推动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建立“镇有产业基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县产业贫困户3932户9358人长效产业全覆盖。

  深砭墕村以果业富村

  龙头带动:贫困户变上班族

  近日,吴堡县辛家沟镇深砭墕村丰润现代农业园区的一车车山地苹果正随着滚滚车轮走向市场,村民们忙着分拣装箱,好不热闹。2014年,园区的进驻,让村里41岁贫困户霍学云在家门口赚上了“工资”。“村里的人都不用出去打工了,现在我们村还在外面村上招人,在这打工一天一百元,还管吃,贫困户还能优先在这里学技术!”霍学云高兴地说。

  据悉,该园区共流转土地760亩,利用农民荒芜或废弃的土地,高标准栽植600多亩山地苹果,带动193户贫困户入股、务工,并向38户贫困户发放了2.4万元土地流转费。

  据统计,今年以来,吴堡县完成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项目13个,带动贫困户584户1430人,投入项目资金326.3万元。累计分红38.56万元,受益贫困户584户1430人,户均增收600元以上。

  尚家坪村致富带头人尚树军加工传统老黑酱

  贫困户发展羊子养殖

  创业引导:贫困户变小老板

  从揽工汉到挂面翁,56岁的吴堡县张家山镇冉沟村脱贫户霍建国走出了脱贫致富的闪光足迹。“以前在外面揽工受苦又受气,现在自己给自己干,有奔头!”霍建国告诉记者,2015年,他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获得了1万元村级互助资金和2万元无息贷款,参加了制作手工空心挂面的技能培训。

  做手工空心挂面是个累人活儿,要经过十几道工序,遇到好天时,夫妻两人就要熬夜守更地做,可霍建国却感到一种酣然的踏实和快乐。他给自己算了笔账,一年用300多袋面粉,除去成本费和人工费,每年有五六万元的稳当票子,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红火。

  截止目前,吴堡县累计兑付个户产业扶持资金2373.85万元;向全县符合申报条件的41名贫困户发放自主创业补贴共计123000元;撬动县上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免担保、免抵押、财政全额贴息小额贷款9105.97余万元,有效解决了2544户贫困户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难题。

  贫困户赴江苏学习技能

  搬迁户在社区工厂就业

  抱团发展:贫困户变合伙人

  时下,一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在吴堡山乡焕发勃勃生机。作为市级‘三变’改革试点村,吴堡县前畔村因势利导、顺风而起,活化发展思路,率先走出一条盘活经济、多元发展的路子。447名村民摇身一变成为了享受年终分红的合伙人和股东,坐上了村集体经济的快车。

  穷则思变。2017年12月,经过全体村民同意,在完成对村集体资源清产核资基础上,前畔村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集体经济实体——“前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设置了土地股、资金股和人头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股合作社。合作社获利后,集体直接从净利润中提取30%作为村集体发展壮大资金,其余70%按照集体和社员所占股份进行分配。

  前畔村第一书记王德荣介绍,前畔村结合县农产品推介会,形成发展订单农业和林下经济为主导,特色养殖业、美食加工业等为补充的效益农业基本框架。目前,合作社已种植山地苹果310亩、花椒122亩、小杂粮450亩,带动48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以800亩苜蓿地为支撑,建成了存栏500头羊子的种养循环利用式养殖场。“为实现以短养长,我们在山地苹果树下套种小杂粮,这些产业见效后,仅种植业一项预计每年可为合作社增加收入160万元。”王德荣满怀信心地说。

  2018年,吴堡县共实施87个村集体组织中长期特色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6179户14285人,覆盖产业贫困户3932户9358人。

责任编辑: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