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致富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一只小小的蚕,见证了石泉蚕桑产业的历史;一根长长的丝,赓续2000多年的古老丝路……

  在石泉县出土的“鎏金铜蚕”,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如今,也撬动石泉县蚕桑产业、蚕桑文旅上了新的台阶。

  源源文明,丝载千年。

  “鎏金蚕”的出土地谭家湾位于贯穿石泉南北的子午古道,它是丝绸之路的源头线之一。这是石泉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标志,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石泉历届县委、县政府咬定蚕桑不放松,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把蚕桑从一个弱小的农村多种经营项目发展成为农、工、贸、文一条龙的产业体系,成为西北五省蚕桑第一大县。2017年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统计数达16亿元,其中: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4亿元,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产值12亿元。

  “我们这的养蚕大户收入很高的,除了育种、养蚕,再跟着政策做一些林下养殖,有些一年能挣将近20万元。”正在小蚕培育中心摊种子的村民喜笑颜开介绍。

  在石泉县城东南方向十多公里的池河镇,有个闻名当地的明星村,一个默默以采桑养蚕为主业的村庄,因“国际网红”鎏金蚕的文化元素正在成为闻名全省的“明星村”——升级桑蚕产业体系,实现桑旅融合,打造一个金蚕小镇,成为“蚕业+文化+旅游”的典型样板。池河镇副镇长张辉成表示,建成以后,预估农民年增收超过300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而且可为当地增加大量就业机会,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镇内100%的贫困户实现脱贫,100%的农户可实现就地就业,同时吸引大量外来人才来金蚕小镇创业。

  “户种一亩桑,柴米油盐不用慌。”“密植桑、简养蚕,十七八天见现钱。”这些流传在石泉县农村关于蚕桑的顺口溜,既形象地道出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对蚕桑产业的依赖,也说明了蚕桑产业对经济增收、脱贫致富具有“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很多农户还能利用省下的时间,出去打工、干零活,收益翻翻。

  多年来,石泉境内池河及汉江流域沿岸,桑树密布。如今,全县桑园总面积7.3万余亩,蚕桑产业已成全县当家产业。据了解,从事该项产业的农户占全县总农户33.3%,还有2118户通过养蚕顺利脱贫。

  古老的蚕桑产业有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种桑养蚕已不仅只为丝绸提供原料,蚕桑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桑叶、桑果、桑枝、蚕沙、蚕蛹、蚕蛾等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在电商线下展示区,桑葚酒、桑叶青汁、桑叶饼等周边产品拉长了产业链,蚕桑丝绸已形成制种、养蚕、缫丝、织绸、制衣、副产品开发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当地企业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是目前陕西省唯一织绸生产企业,年产值8680万元,每年稳定带动全县1.35万户蚕农兴桑养蚕,为蚕农增收5000万元。在产品展示区,蚕丝被、蚕丝睡衣、色织六件套、蚕丝毯、蚕丝旗袍等产品一应俱全。

  如今,石泉打造出了从育苗植桑、养蚕缫丝到各类蚕桑副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2017年,该县蚕桑产业总产值统计数达16亿元,占全县GDP总量19.8%。蚕桑产业成了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农民手中的“摇钱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赞颂过蚕,蚕也成了具有默默奉献精神的象征。祖祖辈辈延续两千余年的传统蚕桑养殖,给石泉人民带来财富和荣耀的同时,也铸就了“勇于牺牲、乐于奉献,殚精竭虑、拼搏奋斗”的“金蚕精神”。

  穿越千年,金蚕之乡正突出蚕桑丝绸符号,以“金蚕精神”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责任编辑: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