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农人网讯;上世纪70-80年代,农村基本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要说最难忘的就是露天电影了。露天电影也不是天天放,而是一两个月才放一次。那时候,一旦知道晚上放电影,小伙伴们会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草草地吃了饭,省去了平时爱玩的游戏,早早地割好了牲畜要吃的草,带了马扎、小凳到操场占位。
露天电影的场地一般选在大队部的院子或者小学校的操场上。我们村离大队部远,单程就需要5华里的路程。太阳快落得时候,心急火燎的孩子们已经开始等候了,大人们也早早地收了工,陆陆续续来到操场。大人们先是将镶了黑边的幕布扯开,四个角分别用绳子固定到两颗大树或者预先栽好的木杆子上,然后在桌子上架好放映机,连接好喇叭电线。那时候,村子里是没有电的,放映机必须要用汽油发电机去带。
一般都是先放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新闻简报》,主要是宣传各条战线取得的成绩,也有宣传科学种田和计划生育的。说是新闻,其实有的都是一两个月之前的旧闻了。一般的时候,正片一次是只放一场的,有时候会加演一场,多为动画片或者译制片。
我至今对长春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等电影制片厂的片头有很深的印象,每家电影制片厂都有自己代表性的片头,而且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片头设计。那个年代,大多数电影制片厂的片头都是“工农兵”形象的雕塑,只是动作表情不同,形态气质各异。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片头是华表和永放光芒的“天安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是熠熠生辉的“八一军徽”。我最喜欢八一厂的片头,随着光芒四射的“八一军徽”亮起和人们解放军军歌的响起。预示着又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即将开演。人们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脚步,唯恐耽误了精彩的开头。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为我国最早的电影制片厂,其片头音乐非常的好听!
孩子们最喜欢看的题材是战争片或者反特片。印象最深的有《三进山城》《洪湖赤卫队》《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上甘岭》等等。加演片一般为译制片,印象最深的有南斯拉夫的《桥》、印度的《大篷车》、日本的《追捕》等等。一般都是16mm黑白片,以后彩色片才逐渐多起来。再以后出现了彩色宽银幕电影,对于看电影的人们来说,内心的喜悦不亚于一顿盛宴。当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也是很难忘的,如《小蝌蚪找妈妈》《小猫钓鱼》《大闹天宫》《三毛流浪记》等等,很是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胶片是一盘一盘放的,换一个胶片最少得需要10多分钟的时间。放映员若动作不熟练时间会更长。有时候放着放着就断片了,需要重新装片才能放映。孩子们对放映机充满好奇和崇拜,总是围着放映机急不可耐地窜来窜去。一些孩子则利用放映机的光束在幕布上作出各种小动物的投影,如兔子,小狗,老牛,鸽子等等。瞌睡重的孩子由于等不来换片成功,便等着等着就枕着砖头睡着了,再次醒来的时候,电影已经放完了。我曾无意间发现幕布后面也能看电影,于是直接叫上小伙伴到幕布后面去看了。最叫人扫兴的是电影放了一半,放映机坏了无法继续看,所有人只能怏怏不快、骂骂咧咧地回家。恋人们可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人不注意,他们会有意凑在一起,偷偷地拉个小手,大胆一点的觉得人多不方便,干脆约着恋人如小树林等私密的地方幽会去了。
对农村人来说,夏天天气闷热和蚊子叮咬全然不是事儿。最难熬的是大冬天。冬天陕北的夜晚干冻干冻的,看电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棉衣、棉鞋、棉帽全副武装,家境好一点的还要穿上大衣。大多数人们席地而坐,两只手筒在袖筒里,冻得不行就跺跺脚,一盘胶片演完就站起来活动活动,跺跺脚热热身,然后再坐下来继续看。
随着银幕上出现一个“完”字,人们便一哄而散。有的妇女这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于是尖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手电筒的光束随即射向四方,人们的叫喊声、嘈杂声、自行车的铃声汇成一片,渐渐远去直至消匿。 我每次回家都有经过一次墓地,想起平时大人们说的到处游荡的孤魂野鬼,往往会头皮发紧,汗毛倒竖。偶尔还会看到飘荡游走的鬼火,与黑魆魆的树影加在一起,更加深了我心中的恐惧。
放映队一般是在各村巡回放映的。上学的路上,若能遇上拉放映机的骡车,那真是难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孩子们总要问这问那,看清片箱上写的电影片名才肯离去。然后随放映队一个村一个村地去看,尽管看得是同一场电影,可是大家依然会乐此不彼。由于是在邻村,我们并不敢占据最好的位置,一般只能站在边上看。银幕上艺术形象,如《洪湖赤卫队》的韩英,《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闪闪的红星》的潘冬子,《地道战》中的猪头小队长等等,往往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模仿的对象。一些经典台词和电影插曲不久就会流行开来。总之,一场电影过后,人们总要津津有味地回味三四天。那个时代,当一个电影放映员曾经是许多孩子心中的梦想。
我们兄妹看电影还有一个附带的任务。母亲总会提前将平时积攒的葵花籽或者番瓜籽炒熟,拌上面粉和盐,烘干后让我们带到现场去卖,一般都用脸盆盛着,用小水杯计量,小杯的一杯一毛钱,大杯的一杯两毛钱,不仅看了电影,而且还有额外的收入,一盆瓜子下来也就能卖个两三元钱,尽管如此,心里面还是美滋滋的。
80年代中后期,我上中学和大学的时候,学校也经常放露天电影,时间一般都是在周末,地点都是在学校的操场。再后来,参加了工作,便很少看露天电影了。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广大农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也逐渐向城镇化迈进,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家家户户有电视机,人人手中有触摸屏手机,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露天电影几乎已经消失。但露天电影曾经给人们带来了节日般的欢乐和美好时光,使那个年代的人们终生难忘。
责任编辑:张伟
- 内容助力电商创业,90后小伙帮村民卖出17万元苹果2018-11-29
- 韩城市龙门镇:扶贫背后的故事系列之——指尖上的扶贫2018-09-14
- 府谷西山寨一80后男子先后2次辍学、2次辞职,只为坚持音乐梦2018-09-05
- “追寻青春足迹·红色筑梦之旅”高校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2018-08-06
- 贾平凹:五十岁后最好的活法2018-07-11
- 悄悄老去的70后:说好了,只许看,不许哭2018-07-04
- 贾平凹:父亲的半瓶酒2018-06-01
- 我的最后心愿:做一个亩产2万斤优质果的生态桃园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