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娟和儿子一边介绍自家的产品一边收钱理货。
西部新农人网讯;随着第24届农高会的大幕拉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参会客商与消费者们也蜂拥而至。在农高会B展馆绿色的“科技扶贫”展位内,一群有特殊身份的参展商们带着家乡的特色产品正在热卖:卖香菇的展位被围了个水泄不通,50克左右的香菇脆片,能卖18元,还极受欢迎;用兔皮边角料做的玩偶娃娃25元一个,比一只兔子价钱还贵,但买的人络绎不绝;7元一斤的西红柿,别看价格高,现场只接受预定……
这些会展上的参展商们有两个身份,他们既是陕西各个县区合作社的负责人,还是当地科协的技术专家。“这次带着合作社里会员与贫困户们的农产品,就是想通过农高会的大平台,让大家的农产品销路更广,吸引来更多的客商。”
科协搭桥引进新技术 滞销香菇成抢手货
“香菇还能做成零食,味道真不错”,“第一次见这种蘑菇成品,每种口味都给我拿一罐”……,一箱一箱的菌菇类脆片零食被不断地搬进孙小娟的展位上,她和儿子一边介绍自家的产品一边收钱理货,忙得停不下来。
“我们这种技术在咱陕西是第一家。”17岁就开始种植食用菌的孙小娟在三原有两个公司和一个合作社,凭借着过硬的菌菇种植技术,她带动了当地300余户贫困户一起种植食用菌,还帮扶周边县区建立了5个精准扶贫产业基地。
孙小娟的合作社现在有500多亩土地,种植着香菇、口蘑、平菇。通常情况下,一个收获季,一亩地能产3万斤菌菇,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斤批发就能卖到4—5元。
“种植户跟着你种,都是为了能挣下钱,但种植规模上去后,我们遇到了滞销的问题,东西卖不出去,大家都着急,有的还不想干了。”她说。就在这个时候,陕西省科协组织了一场与台湾的经贸洽谈会。“我在会上有幸结识了一位台湾商人,先后多次和儿子去台湾学习,引进了真空低温脱水技术,从而转型做菌菇制品,将滞销的菌菇做成口感酥脆的零食,从而解决新鲜菌菇滞销的困难。”
孙小娟告诉记者,遇到市场行情不好,滞销的香菇一斤才能卖两三元,但通过深加工,就可以卖到10元。“我们先后做了四年的产品研发,现在有3大类6种口味的产品,目前在西安的便利店已经进驻100多家,但知名度还不够高,这次在农高会上我们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不少人都关注了我们的网上销售平台,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孙会明向顾客展示用蝉蛹培育的虫草。
技术创新让山药横着长 贫困户采收不费力
“这是我们用蝉蛹培育的虫草,营养价值比天然的虫草要高”、“太白山上海拔3000米以上生长的金丝带泡水喝非常好”,“这是人工种植的新鲜天麻”……,太白县草医药研究协会副会长孙会明变身推销员,在展位上向过往消费者推介着来自太白县的各类药材,“我们有很好的药材种植技术,今年会展上不少人都对虫草的培育技术感兴趣,我们也希望通过农高会能进行‘技术输出’,让我们的技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产生经济价值。”
孙会明告诉记者,不少药材都是他与协会工作人员用钻研出的新技术培育的,并且还免费传授给了当地的种植户。“我在房屋后面专门辟出一块地进行种植药材技术研发,成功后便会免费推广,有不少当地群众通过学习新技术改变了贫困的生活面貌。”
2013年的一天,太白县牛家沟村村民付天荣来到了孙会明的家中,因为儿子车祸重伤,付天荣一家五口陷入经济困难。“孙会长,我想种药”,付天荣表露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希望能得到孙会明的技术指导。
孙会明是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药材收购商,同时还是太白县科协下设医药研究会的药材种植专家,“想种药好,但要按我们的技术指导去种。”孙会明一口应下。
“他家急用钱,我给他参谋地就是种山药,当年种当年收。”孙会明说,付天荣此前也种过山药,以前种山药按照老方法种植,山药往下长,采收时要深挖一米多深、费工费力。“他现在年纪大了,劳力跟不上,儿子也帮不上忙,用传统的种植方法肯定不行。”
“我们协会指导他用新的技术种植山药。山药可以平行生长,在种植的同时加入食用菌的废料,这样生长的山药产量高、形象好、味道非常香甜可口。”孙会明说,通过这项技术,付天荣的山药在市场上一斤要多卖两块钱,而且供不应求。最重要的是极大地方便了他采收,节省了劳动力。
“今年他们家已经盖了三间砖瓦房。”孙会明说,“山药能解决眼前的困难,我们还为他定制了长远致富的项目,今年让他们种了二十多亩的当归,我们协会全程参与帮助他解决当归抽苔、病虫害防治、高产优质高效技能问题,让他们家早日过上好日子。”
姚军峰的兔皮玩偶很受欢迎。
转思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只兔子多挣30元
“如果不是科协给咱在产业发展上提出融合发展的思路,我可能现在还只是一个单一的兔肉原料生产商,一只兔子顶破天就挣二三十元。”陕西蒲城同富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军峰养了22年的兔子,从一只兔子身上赚五六十元的事情,在2012年以前他是不敢想象的。“一只兔子,需要养70天,兔肉能挣10到15块,一张兔皮顶多卖15块,这就是全部的利润,几乎不可能突破。”
“我们协会成立于2010年,总共有二三十万只兔子,县科协来调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要我们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姚军峰说,经过考察,我们选定一家熟食加工厂进行兔肉的深加工,一只兔子的价格可以卖到58元,找到了专业的服装厂将兔皮做成衣服,围巾,将兔皮边角料做成了挂件玩偶,产业链条变长,一只兔子的利润就可以达到五六十元,养殖户的积极性也变高了。
“我们的玩偶娃娃目前只在县城卖,在网上的销量正在逐渐增加,农高会是一个通向更广市场的平台,这些天我也到处参会参观,寻找好的商机。“他说,养殖兔子的产业链条只有变长,产业发展的空间才会越大。
孙萌展示的7元一斤的西红柿,引得让大家驻足观看。
为高端市场养鸡种菜 多元化发展开启新天地
2010年,孙萌和丈夫从北京辞职回到了家乡延长,促使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缘由来自孩子。“当时在北京生了孩子后,到给孩子添加辅食时,发现拿着钱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市面上鸡蛋孩子根本不吃,而孩子奶奶从老家拿来的鸡蛋孩子却很喜欢,很多妈妈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延长县蓝耳朵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萌说,自己和丈夫一商量,卖掉股票带上积蓄回乡创业。“我们一开始回乡就是养土鸡,想把真正的好东西带给大家。”
从2010年到2013年,孙萌陆续投入120万元来养殖土鸡,一切都显得那样顺利,然而,眼看就要收益的时候,突入其来的洪灾引发了山体滑坡。“我们的养殖基地被夷为平地,所有的付出都眼看着被毁了。”孙萌说,就在这个时候,一直默默帮助自己发展的科协领导,通过申报“全国科普示范基地”为自己带来了20万元的项目资金。“这简直是救命钱,是雪中送炭。”
“我们刚开始养鸡,不懂技术,小鸡不停的死,科协的领导为我们协调到县上的畜牧局,找到了兽医来帮助我们。”孙萌说,刚回来创业,两眼一抹黑,我们都不知道政府还有免费的兽医可以看病,而科协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地搭桥牵线协调资源,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
靠着卖土鸡、黑鸡、乌鸡蛋,孙萌的合作社不断地发展起来,但洪灾、禽流感的风险时刻都萦绕在她的心头。“一条腿走路毕竟不稳,养鸡产生的有机肥给了我们思路,可以通过种植有机蔬菜来利用这些有机肥,还能拓展业务。”她说,“今年在农高会上,不少懂行的技术专家对我们的产品都给予了肯定,还留下名片,还有来自山西、陕北、西安等地的人预订鸡蛋和蔬菜,这让我很惊喜。”
责任编辑:张伟
- 蒲城县247户贫困户喜领香菇分红款2018-10-17
- 90后小姑娘在农村种植“香菇”,种出她的百万梦想!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