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 >
分享

  春日的堆子梁镇仓房梁村,铆足了劲的玉米播种机在平整的土地上“奔波忙碌着”,一派春播春忙的景象。

  4月26日上午,村民刘忠山在田间劳作了一个半小时,就将130亩玉米种完了。他家有30余亩水地,今年他继续在往年承包土地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又多承包了地,剩下的70亩土地,他计划在五月初种上西葫芦。

  现年60岁的刘忠山是堆子梁镇仓房梁村的五保户,多年来,靠着党的扶贫政策和自身的努力,发展种养殖业,现在羊子存栏200只,2019年种养殖收入12万余元,生活过得很踏实、很富足。

  发展种植业,耕地资源是基础。村民有地种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收入增加了,这得益于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和全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的发展。仓房梁村原来耕地面积只有5000亩,而且是旱地,地下水质差,制约着全村发展,面对耕地面积少、缺水的现状,村委班子自筹资金,尝试打井,因水质差不利于灌溉而失败告终,随后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帮扶资金,在该县种羊场境内,启动了东水西调工程,铺设输水管道30路15万余米,解决了灌溉用水的问题,经过逐年的改善,将原来5000亩耕地发展为15000亩的高标准农田。

  该村在2018年年底成立了仓房梁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政府补贴30万元,加上村民自愿入股,购买了三台玉米收割机,2019年,充分发挥联合社的作用,将村民种植的玉米按期收割,降低了投入成本,提高了收入,集体经济合作社也有5万元的收益。

  “以前玉米成熟了,不能及时雇到收割机,而且雇用价格高,玉米倒伏造成严重浪费,现在村集体有了收割机,玉米能及时收回来,出的钱也少,保证了玉米产量,增加了收入。”村民刘忠山的话展现了发展种植业的信心。

  该村如今的养猪大户高怀明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发展养殖产业,不断扩大养猪规模,2017年就脱了贫,2019年他又申请办起了家庭农场,补贴3万元,当年他卖了70头猪,毛收入达到了27万元。“家里的100亩地种上了玉米,全部作为饲料远远不够,现在存栏猪有160头,母猪马上要下猪仔了,今年我计划要卖200头猪。”高怀明笑着说。

  目前全村耕地以种植玉米为主导产业,发展辣椒、胡萝卜等蔬菜产业,现有羊子存栏6700只,年出栏生猪520头。

  该村除了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变废为宝,6000余亩的红柳条成了“聚宝盆”,投资少收益大,成为全村发展的一大产业。

  修剪、切割、磨尖,经过简单的加工,一个红柳签子就制成了。走进村民曹忠正家的院子,记者看到,一捆捆长度不一、粗细不等的红柳签子整齐地摆放着,曹忠正和妻子在院落前忙碌着,他正在将妻子修剪后的红柳条切割,完成着第二道工序。“家里有50亩红柳地,原来都没人管,近几年将红柳条加工成红柳签子,一亩地能收益近一万元,现在全村都将红柳地保护起来了,我们两个人现在专干这个,有很多人上门来收购。”年过七旬的曹忠正老两口从最初的尝试到现在做起了红柳产业,已走过三个年头,每年都有5万余元的收入,四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四世同堂,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现在全村从事红柳产业的农户有100多户,村委班子看到了这项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在积极筹划将其发展壮大,成为全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我们村有得天独厚的红柳资源,下一步,我们继续要壮大村集体经济,计划办红柳产业加工厂,积极利用网络电商平台,将红柳签子销售得更远,将红柳产业做大做强,创造更大的收益,带动全村致富奔小康。”该村党支部书记朱红斌坚定地说。

  该村还积极引进湖羊养殖产业项目,今年计划实施金木粮草、卢草实验示范种植各1亩,探索发展饲草产业促增收的新路径。

  “仓房梁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是堆子梁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和生动诠释。下一步,堆子梁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12365”发展思路,积极争取切实有效可行的措施,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产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发展路子,带领全镇村民发展致富奔小康。”堆子梁镇党支部书记张铮说。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