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 >
分享

  故乡的烟 有幸读《三毛传》,三毛在描写家乡田园风光时,母亲背后的那一缕炊烟让她难以忘怀。突然触发了我对故乡的回忆。

  小时候,在农村,再熟悉不过的就是那缕缕升起的烟:做饭时的炊烟,烧炕时烟囱冒出的青烟,夏天熏蚊子的白烟,冬天浇地时烤火的细烟……思绪飘飞,回到儿时,最讨厌的也是那烟了。小时候有奶奶、妈妈做饭,我是插不上手的,每每想要去做饭,妈妈总会说烧火去,碍手碍脚的。好像只有烧火才是我的本职工作,而同龄的孩子都已经会做简单的饭了。羡慕归羡慕我还是没有机会去做饭,只能与炊烟相伴,偶尔坐在灶前发呆,被烟呛得直流眼泪,我恨烧火,我更恨那从灶唐里冒出的烟。

  可是农村烧柴火的机会总是很多,一到冬天,就得烧炕----还是点火烧炕,青烟就从烟囱滚滚冒出,外墙已被熏的乌黑,我不喜欢这种单调而乏味的生活。总渴望有朝一日快快逃离。

  夏天熏蚊子可是小孩子最喜欢的活了,抱来一堆麦桔杆,专门把它弄成潮潮粘粘的,这样就不易点着,只有呕出来的白烟飘向空中,熏得孩子满腔满手都是黑呼呼的,但围在柴草堆旁边的孩子是快乐的!

  白天,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我们一群孩子拿根竹竿,在顶梢用铁丝绕个环套上塑料袋子,就上树逮知了,收获满满。树下就有小孩抱来柴火,拿着木棍,做好了烤知了的准备,吃着已发黑的知了腹部的瘦肉,那个开心胜过吃烤羊肉串,现在忆起,都是满满的幸福。

  现在,做饭不用在锅灶底部添柴火了,都是燃气灶,红蓝火苗旺得很,一会功夫水就烧开了;家里烧得是暖气,一进门,暖洋洋的,不再担心老爹站在村口扯开嗓子喊我小名让我去烧炕了;夏天呆在空调房,蚊子也不上身了,能舒服的睡个好觉!一切好像都是那么的美好,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今天晚上向学生分享了一篇文章《村子已死》,初看题目,先是一惊,再看内容,全都是农村的实情。老弱病残是整个农村的写照,年轻力壮的大都离开了村庄北上或南下挣钱去了,我们以前上学的学校已经空落落的,以前门口围满了看下棋的人,而现在却连个人影都很难瞅见,偶尔有几条狗在村头出没。衰败的景象超出了想象,房子越来越宽敞了,而住的人却少了;路越来越宽了,走路的人却少了;通讯工具越来越先进了,而说话的人却少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冲淡了过去的记忆,高楼替代了土坯房,机械解放了人力,手机阻挡了交流,熟悉的乡邻见面只是礼貌性的点头,缺少了过去熟悉的问候……儿时的故乡已渐行渐远,熟悉的老人已越来越少,年幼的孩童已不知是谁家的了……

  自己离开故乡已二十余载,淡化了的记忆,无法承受失去之重,是我远离了故乡还是故乡离我远去?

  那缕烟,飘向空中已无踪迹!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