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农人网讯 发展旅游产业,靠的是山、水、人文景观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等优势资源的支撑,然而,在不具备这些资源优势的漯河市舞阳县保和乡,把特色农业融入美丽乡村,硬是蹚出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4月18日上午,和往常一样,保和乡楼宋村支部书记宋振贤忙完村委会的事儿后,到村北头新种的50亩葡萄地头转转,不光是查看果苗的长势情况,这几天他正琢磨着在临近路边的地里腾出一块作为今年葡萄采摘节的主会场。
去年村里举办的首届葡萄采摘节着实让楼宋村火了一把,“当天就来了500多人,300来亩的葡萄10天不到就被摘完了。”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老宋依旧兴奋不已,“村里今年又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30多亩。”
按照老宋的预计,今年的采摘节比去年的规模更大,吸引的游客更多,村里也将因此而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村里共有88户贫困户,有36户利用自家的地种葡萄,每亩平均能产6000多斤,每斤卖2.5元,还有十多户在葡萄种植大户地里干活,每天能赚40元,一年能干200多天。
“说白了,凡是与葡萄沾边的贫困户,今年肯定都能脱贫,这还真要感谢乡里帮俺村每年组织的旅游采摘节。”老宋说,今年的葡萄种植可带动村里88户298口贫困人口户均增收4800元,实现整村脱贫。
而老宋有所不知的是,葡萄畅销的背后是保和乡脱贫规划的调整带来的结果。去年漯河市县领导分包保和乡开展脱贫攻坚以来,为乡里量身定做了脱贫规划:把地方特色农业与美丽乡村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稳固脱贫。
按照这个规划,保和乡依托二郞村、冯河村等村庄的自然风貌和乡土艺术文化,开启“生态庭园、乡村花园、四季果园、绿色田园”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模式;利用何庄村500亩玫瑰园,结合一年一度的广场舞邀请赛,吸引周边众多客人购置玫瑰花、玫瑰酱、玫瑰露等玫瑰产品;发掘“保和热豆腐”等地方小吃打造特色农家乐,依托楼宋村的葡萄种植举办采摘节。
实施旅游扶贫以来,仅一个葡萄采摘节就为村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更为周边村赚足了人气。今年“五一”节前,保和乡将举办较大规模的农村文化节,吸引更多的游客感受别具特色的乡土风情,8月10日举办第二届葡萄采摘节。
“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一个过程,前期的人力、物力投入较大,但后期的收益更大,是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久性产业。”保和乡党委书记师会杰说,保和乡有“戏窝”之称,常年在外表演的业余戏剧团5个,业余从事戏剧人员2000多人,50多人自发参与过《梨园春》戏迷打擂栏目。按照既定的脱贫规划,将这些人文资源聚合一起就可以唱出一台文化旅游大戏,再把特色农业融入美丽乡村当中,将逐步形成具有传统文化、自然风光、田园采摘、文艺演出等人文特点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张伟
- 榆林乡村振兴战略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专题研讨班成功举办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