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图说教育 >
分享

 


 发展素质教育的渭南行动

  ——对话陕西省渭南市教育局局长党福奎

  把教育体系完善协调、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质量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确保每个孩子不失学、公平上学、充分发展作为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把认识统一、秩序规范、环境良好、治理有效作为教育生态好的主要特征。构建高质量、公平、教育生态好的理想区域教育是陕西省渭南教育人的行动逻辑。

  每一个教育人都有追求理想教育的“初心”,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理想教育”,在不同层面上又如何向着“理想教育”进发?党福奎在35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对“理想教育”的“初心”,且伴随着不同岗位而有不同层面的“理想”建构,也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发展。

  在教师岗位上,他几乎一直担任班主任和高三物理教学任务,用有效的指导方法和扎实的教研带领学生不断冲刺更好的发展前景,进而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在校长岗位上,他带领团队确立“为了每位教师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和谐教育、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办学思路,把学校办“宽”办“厚”,建设现代化学校。

  2012年转战渭南市教育局局长岗位后,他更是坚定地追求“理想的区域教育”,在高质量、公平、教育生态好的目标引领下,从德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社会实践七个方面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理想”体系,成就了一方教育发展的新样态。

  贯彻落实好素质教育要求是当下及未来长期的发展目标。渭南市正是在积极构建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中,树立了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区域模板。作为区域教育主政者,党福奎是如何思考的?他有怎样的设计?中国教师报记者多次走进渭南市,对党福奎进行了专访。

  中国教师报:渭南市在构建理想的区域教育中,将创新发展素质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您是怎样考虑的?

  党福奎:国家要求“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渭南市着力构建高质量、公平、教育生态好的理想区域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渭南市坚定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落实机制。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落实体系,有力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中国教师报:在许多人看来,素质教育似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么不知如何落实,要么片面实施艺术体育,有的人甚至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放弃成绩,对此您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

  党福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渭南市始终坚定前行、大胆探索,特别崇尚实干、不说虚话,力求在做实上下功夫。

  第一,这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作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坚决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落地实施。

  第二,这是对错误认识和观点的回应。实施素质教育首要问题在思想认识,时至今日,依然有的人说着素质教育却做着应试教育,有的人公然支持“应试教育”,这“两类人”无异于“两面人”。事实上,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上,绝不能打折扣、搞变通,甚至唱反调,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要如何做好。

  一些错误认识的背后,有一系列错误的逻辑,比如把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对立起来,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体育艺术教育。事实上,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实施得越充分,孩子的学习成绩越好、综合素质越高。

  第三,这是针对现实问题作出的选择。素质教育在基层落实难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一个关键原因是在具体实施中没有抓手,要么“不知从何入手”,要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支离破碎。我们提出从德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社会实践七个方面落实,就是找到了具体的抓手。

  中国教师报:说起这七个抓手,您能否从一两个方面具体谈谈?

  党福奎:构建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一是解决抓什么的问题,我们就是抓七个方面;二是解决如何抓的问题,即具体做哪些事。渭南市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做到“六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内容、有载体、有评价、有指导。

  关于德育我个人有几个观点: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一切,抓德育要像抓学科教学一样,抓德育要序列化、可操作、循序渐进。具体来说,我们成立了渭南市德育研究中心,专门研究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年级每个学期的德育内容、德育教材,不同学段的内容不同,细化到每学期20次升国旗都有不同的主题内容,要让孩子系统接受德育。同时,我们开展德育示范校、校园文化示范校、绿色学校等创建工作,营造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导师”。

  关于如何抓体育艺术工作,一要有机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门科室,教研机构成立专门教研室,学校成立体育艺术中心;二要有人员,举办体育艺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建立体育艺术教师兼职制度;三要有内容,上好“三操两课”,落实体育艺术“2+1”,确保体育艺术课程的全面落实;四要有载体,开展体育、艺术示范校创建,每年举行学生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加强体育社团建设;五要有评价,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制度等;六要有指导,成立专家指导团,负责指导每所学校。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真正把国家体育艺术课程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高质量落实到位。

  中国教师报:为了落实好素质教育,渭南市形成了哪些好的保障机制,都做了哪些工作?

  党福奎: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没有良好的保障就没有深入的推动。

  一是体制机制保障。2013年以来,渭南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对县(市)区分管教育领导进行培训,从坚定正确办学方向、教育投入政策、改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县级党委和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及有关领导进行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市级对高中学校和校长、县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校长进行素质教育督导考核。

  二是办学条件保障。先后实施了“千校达标”工程、“千园达标”工程、城区百所学校建设工程、城区学位补充工程、高中学校进城工程、乡村学校生活设施提升工程等,斥资百亿元用于学校办学条件、运动场地、设施设备建设,实现全市学校标准化,所有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同时,大力开展学校建设示范校、校园文化示范校、规范办学示范校、校园安全示范校、信息化示范校等九类创建,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

  三是教师队伍保障。构建招聘引进、培训培养、提高待遇、转岗退出的教师管理机制,实施千名硕士教师计划、撰写“我的真实的育人故事”、开展“阳光早操、秀我风采”活动,打造“理想信念坚、师德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精神状态好”的教师队伍。比如,示范课引领计划是组织全市优秀教师编写每一课时的导学案、录制示范课,通过网络、电视向全市师生公开,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同时,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体育艺术等薄弱学科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等。

  四是管理团队保障。一方面提升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实施“提升千名校长、打造教育强市”工程,全员培训校长;从2015年起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基于素质教育的专业发展引领机制;落实校长履职“316”素质教育督导考核。另一方面成立100多人组成的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团,对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精准指导。

  中国教师报:目前来看,渭南市创新机制、措施得力,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您如何综合评价?

  党福奎: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成效也是慢慢凸显出来的。许多不理解、不积极的办学者,就是在这样的长期落实中逐渐体会到“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的深刻内涵。具体而言,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各元素发生了“化学变化”。

  优化了教育生态。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更多党政领导、校长教师、广大家长的认同。党政领导抓教育的专业水平提升,抓办学方向、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投入的力度更大,特别是一些县(市)区重教氛围更加浓厚。中小学普遍建立了“七个方面”抓素质教育的机构、制度、机制,让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带动了学校改革。中小学围绕素质教育实施,立足于把学校办“宽”办“厚”,主动改革学校管理机构,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比如,渭南初级中学打破传统中层机构,设立行政交流、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德育、体育、艺术、科技、后勤等“八大中心”,有力保障素质教育实施。

  提升了学生素质。学生充分发展、更有活力,全市学生小发明、小创造层出不穷,仅近两年就有900项(幅)作品参加国家、省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级奖12项,省级一等奖65项,40多名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国家专利。渭南学生多次荣获全国、全省篮球、足球、演讲、音乐、美术、舞蹈等比赛一等奖,许多学生潜力得到开发,发展更加全面。

  激发了教师活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近年来全市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改项目大幅度增加,多项课程建设成果获得全省一等奖,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特别是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师找到了体现价值的舞台,工作更有激情,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

  理想的区域教育没有终点。未来,高质量、高品位实施素质教育依然是渭南教育最本真的追求。我们希望通过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渭南教育不断向着“理想”的方向迈进。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