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农人网讯 在记者近几年的调研中,一些“老粮食人”坦言,周期性的丰紧矛盾实际上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彻底的结果,本质上讲,在国家粮食收购环节仍是计划经济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全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到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冲上历史新高,突破5亿吨大关,提前实现“九五”计划确定的粮食产量目标。此后连续三年保持稳定,1999年我国库存消费比达到62%。
进入2000年、2001年,粮食产量开始连年降低,到2003年当年全国粮食总量将至4.31亿吨。2004年,粮食安全成为全国最为关心的问题,国家实行托市收购政策,对农民产粮进行托底收购,粮食生产再次进入“连增”模式。2007年以来,国内粮食产量连续9年突破5亿吨大关,2012年又开始出现市场低迷、库存高企的情况。
由紧到丰,由丰到紧,这种周期性的矛盾长期困扰我国粮食安全。相比紧缺,高库存可谓“甜蜜的负担”,但是这个负担不处理好、解决好,是会影响整体粮食安全的。
回顾高库存的成因,2004年国家开始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此后,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国家逐年提高最低收购价,2014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46元、65元、66元和80元,增幅分别达到64%、93%、92%和106%。
价格连年上涨,于是国产粮入国库。由于最低收购价制度执行的是顺价销售,市场并不认可国家定价,最后导致仓库充盈,进而部分地区仓容异常紧张。随之而来是巨大的财政压力和超期储存后的难以估量的经济折损。
而且,高库存内部也呈现出三个不平衡:区域不平衡——东北最严重,而中西部相对缓和;品种不平衡——普通品种尤甚,而优质品种基本没有库存积压问题;种类不平衡——玉米最为严重,而小麦、水稻紧随其后。
所以解决高库存问题,光调整出库政策设计,只是由表到表。同时,一刀切的政策也不能适用于整个粮食行业。去年至今,国家大力推动粮食供给侧改革,这实际是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产升级和优化。如果推进得力、效果如愿,那么在一定程度能缓解高库存的问题。
加快推动粮食流通体制综合改革,才能以理顺根本,抓住关键,从源头上切断高库存的制度根源,同时建立和保持正常科学的粮食库存。近年来的粮食观察中,不少业内权威专家提出,最低收购价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农业补贴制度。这项政策在美日等国都曾经使用过,它有一定的历史阶段性,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全球粮食新形势、国内粮食新问题的出现,这项政策必然要做出调整,直至将来的取消。
最低收购价制度,有两个核心内涵:国家定价和托底收购。其中价格是影响整个行业的因素。在整个产业链中,原料层面的价格市场说了不算,直接带来行业僵而不死,缺乏竞争力。托底收购,主要是解决“卖粮难”问题,让中国不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倾倒牛奶”“火烧棉花”之类的情形。政策兜底的好意很明显,但是当“底”价变成“顶”价,托底收购就变得不可持续,
在新的综合性改革中,仍然要解决这两个层面的问题:价格和兜底。
价格要坚持走市场化道路,这样才能让粮食行业更好地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分享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下资源配置权利,提升全球竞争力。当前在棉花、大豆等实行的目标价格制度,相对来说是对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政策选择。
而兜底则体现了粮食不是单纯商品的属性,它还是人最低生存需求。兜底政策必须保证粮食的数量安全和价格安全。在这方面,既要调整当前的最低收购政策,还要完善强化监管、监督的市场管理制度,防止市场之手导演出囤积居奇、粮价贵过肉价此类现象。
西部新农人网(http://www.westxnr.com/)微信扫一扫: 尽“扫”田野新农人
追梦田园 深耕蓝海
责任编辑:张伟
- 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