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农人网讯;今年42岁的冯毅是延长县火焰山红薯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自2010年合作社组建以来,凭着自己的那股韧劲和钻劲,不断钻研当地老品种红薯、研发技术、打造品牌,先后带动600余户贫困户发展红薯产业,带领家乡父老共同迈上了一条红薯致富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短几年间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获得陕西省优秀合作社荣誉称号、延安市商标引领品牌建设使用贡献奖。不仅如此,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先后就冯毅和他的宝贝红薯先后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现如今,“火李湾”品牌红薯已成为陕西省著名商标,畅销于国内各大城市。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冯毅是延长人,出身在黄河岸边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下鲁村,从小家境贫寒,自幼受父母言传身教,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他性格坚强、干事踏实、与人和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初中毕业后冯毅就选择外出打工学手艺。
“那会条件差,看到父母那么辛苦,心里很心疼。”冯毅回忆,“那会年龄小,刚到社会上啥也不懂,我就知道自己能吃苦,肯定会学到东西,有好结果的。”
对于一个还是孩子的他来说,一切都是从零起步。经人介绍,他跟着师父开始学习加工铝合金门窗,看似简单的加工,其实是一门技术活,从理论到实际操作,不知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受到多少责备和训斥,在踏实学习、坚持练习后,冯毅独自完成了一件成品加工。“当时那股高兴劲我现在都记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靠自己双手拿到人生中第一笔工资时,冯毅悄悄地把钱寄回了家,而此时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担起家里的“担子”。
干出名堂回乡创业
俗话说好事多磨,冯毅在加工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成立了自己的加工公司,带出去好多乡亲学习门窗加工,虽然现在生活质量优越,但他始终有一件心事。“这些年的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外出打工的不容易,看着村里人在外打工,每年回不了几次家,也挣不了几个钱,我就觉得自己不能安于现状,我要回家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家致富。”说到心事冯毅一脸严肃。在2010年,冯毅决定回乡创业,他回到下鲁村,开始谋划起自己的“小算盘”。
创业需要找好项目,于是冯毅开始征集民意。每天晚上,趁乡亲们收工回家,他就拿着自己记事本,挨家挨户地走访,了解每户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今后打算,“2口人、种植2亩红薯、打零工……”这些都清清楚楚地记在本上,更记在了心里。通过反复走访,冯毅了解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红薯,家乡红薯的特别味道现在都记忆犹新,这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红薯都是当地老品种,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胶泥土更适合这种老品种红薯生长,加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这红薯口感就是独特。”
就这样,以种植红薯为主的合作社成立了,刚开始基地成立在火焰山村,同年,举办首届红薯辣椒民俗文化节,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当时红薯一斤就卖到8块,才为今天的合作社发展垫下基础。2014年因地理条件原因,在下鲁村又建立了现在基地。在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冯毅始终没有闲下来,一直赴山东、河北、郑州、上海等地去学习考察,取长补短,研究红薯种植技术,寻找市场销路。结合当地农民生产习惯,合作社还研发出了两项专利,红薯苗种植一体装置和简易挖红薯装置,包装、打造“火李湾”品牌。现如今,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集加工、贮藏、包装、运销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
带领家乡父老共致富
目前合作社共吸纳社员269户,在2016年,扶持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通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扶持664户贫困户发展红薯产业,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针对农户缺少资金、技术等难题,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为农户提供统一、优质的服务,合作社建设有专门的育苗基地,既保证了红薯品种,也提高了育苗率,大大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在农资上给予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积极地帮助贫困户卖红薯,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发展好产业,增加收入。现如今,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已经辐射到周边各个村子。
在冯毅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地成长起来,火焰山红薯现在已卖到了猪肉价格,已经13块钱,农户们乐了,他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
责任编辑:张伟
- 国家药监局公告:双黄连,这些人不能用了 2020-03-29
- 《人民日报》再点赞!《黄土高天》绘新农村改革时代长卷2018-11-20
- 黄陵|韩保兰:农业种植上瘾 帮扶群众也上瘾2018-11-06
- 黄龙县瓦子街镇:春风十里竟不如有“你”2018-09-07
- 黄龙县圪台乡:马彩霞的“小算盘”2018-08-22
- 扎根扶贫一线——访延安黄陵县隆坊镇圪崂寺村驻村工作队长2018-05-22
- 汉中75后开农家乐种黄金梨 年纯收入超20万2018-03-27
- 黄土地上的陕北汉子—老马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