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前不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对农业补贴明确提出: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并注意补贴的绿色生态导向。
所谓生态农业广义说就是形成种、养、殖良性循环。对周边的环境不造成影响,破坏,节约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引进特色动植物组,建设成观光农业,出租小部分土地让游客做真正农场主并参与其中。
生态农业则强调是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现代科技与传统经验结合,现在国内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园就是从人和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避免因急功近利导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失衡,最终影响整个效益。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在哪里呢?
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生态农业所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和无污染,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才能实现。
生态农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
1、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主线,以绿色科技为支撑,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体系、科学、高效、稳定的基础保障体系。
2、突出资源禀赋、特色优势、自然生态理念,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
3、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竞争优势不强。用规模化经营来抵消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同时要注意规模经营适度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测算最佳经营规模。
4、发展生态农业,带动观光农业,要打造“精品”“亮点”,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发展的理念上遵循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存,并且更加注重社会价值。在满足人们对生态农业产品的需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享受。
5、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具有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能源危机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普及和增强,生态农业乃至生态经济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引导世界经济向资源节约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操作性强、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是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好方式。它吸收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人类统筹兼顾食品安全与资源、生态、环境约束的明智选择。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