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分享

今年“五一”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一票难求”;三星堆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26652人,平均每天2万多人;山东旅游收入逾400亿元,“文物主题游径”受热捧,“跟着文物游齐鲁”渐成风尚……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和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一”假期前三天共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古国觅踪:关于刘家洼和古芮国的故事”展览在渭南市博物馆展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博场馆及公共文化场所成为人们社交、旅游打卡的聚集地。那么,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场馆为啥越来越“火”?

1

博物馆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有资料显示: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来的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并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还有一种说法:“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在《山海经》就出现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

截至2022年,中国现有备案博物馆6183家,其中91%免费开放,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司马迁祠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个开放的大“博物馆”。

古迹星罗棋布。渭南共有古墓葬、古碑刻、古战场、古建筑、名人故居、革命战争纪念地等文物古迹369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有些古迹已成为渭南的地标,如文字始祖仓颉的墓与庙、见证秦魏交兵的魏长城遗址、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墓和祠、被誉为“五岳第一庙”的西岳庙、“石刻甲天下”的唐桥陵、“世界民居之瑰宝”党家村明清民居、全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清代古粮仓——丰图义仓等等。

馆藏文物品类丰富。据2023年统计,渭南国有可移动馆藏文物31602件(组),珍贵文物2023件(组),青铜、金器、玉器等门类齐全,不少都是渭南当地的出土文物,且多种文物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如最早的玉质印章商代龙钮四神纹玉印、西周夔龙纹铜簋、西周芮国红山玉猪龙、汉代玉猪握、唐代高力士神道碑、金代大铁钟等等。

不仅如此,渭南还拥有较为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如在渭华起义旧址,用青砖和鹅卵石铺成长约20米,宽约2米的十五个砖铺大字,即“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渭南一直大力发展文博事业,目前有备案国有(行业)、非国有的博物馆和纪念馆34家,设立社区博物馆16家,非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快速成长,博物馆体系逐步健全。

渭南市博物馆

建好文博场馆。渭南市博物馆、潼关县博物馆、合阳县博物馆、蒲城税收博物馆、唐惠陵博物馆、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等免费开放,为讲好渭南历史故事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文化、交通、廉政、皮影等专题博物馆陆续建成,逐步构建起以国有(行业)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支撑,社区博物馆为补充,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特色多元的博物馆体系。2023年度文博单位参观人数443.63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80%。

守护文物古建。每年设立市级文物专项保护资金200万元,仅2023年就实施保护维修工程8项,全力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系列专项调查,全面摸清文物家底。持续开展考古发掘,富平县发掘出目前唐代纪年墓中最早的山水屏风壁画,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地)向东周诸侯国发展演变的典型案例。制定出台首个地方文物保护法规《渭南市仓颉墓与庙保护条例》,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法规依据和保障。

渭南小学开展博物馆进校园主题活动

文物活化“焕新”。让文物与公众“面对面”,滋养心灵,结合当地资源特色,优化展陈项目,百年沧桑——渭南记忆展陈项目荣获“陕西省首届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优秀奖。让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在展览中把故事讲清楚、讲鲜活,渭南市博物馆、澄城县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推出线上展览,与华相宜——渭南故事、百年沧桑——渭南记忆等数字展览上线,渭华起义纪念馆加入全国“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通过技术赋能,让文物“活”在公众身边,为公众提供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精神文化产品。

3

如何使“博物馆热”继续“保温”,让文博游长居“顶流”?

新技术赋能博物馆提质升级。合理运用文物资源,促进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博物馆和文物真正活起来,推动文物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运用裸眼3D技术、全息投影技术、MR(混合现实)、XR(扩展现实)等展示展演方式,为公众带来更加直观和沉浸式的观展体验,更多地改变单向的文化传播模式,增强公众的代入感、参与感和体验感。

博物馆里“闹”元宵 乐享传统中国节

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国家宝藏》节目一经播出,便呈现刷屏之势,掀起“文博热”,每期节目邀请明星演员来担任国宝守护人,负责介绍该国宝,并在小剧场中扮演某个角色,还原该国宝的前尘往事,拉近了文物与公众的距离,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但切莫盲目跟风,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将当地的精品文物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呈现在公众的面前,激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文创产品助“燃”文博热。文创产品不仅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空间,还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复制版造型的“战国杜虎符”、“皇后之玺”、“独孤信印”等文创公交卡,成为畅销的文创产品,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不断提升。因此,文创产品应在“新”字上做文章,重在把当地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与创意设计产品有机融合,着力提升产品质量,迎合公众的心理需求,通过“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使更多的文创“破圈”,带动博物馆旅游消费,助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应从服务公众的细节入手,如延长开放时间、实施分时预约、优化场馆环境等,更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公众提供参观便利。紧盯重要时间节点,结合不同年龄人群,推出各类创新活动和“新玩法”,增加沉浸式体验互动,寓教于乐,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徜徉于文物之间,倾听历史的声音。

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走进博物馆,近距离与文物藏品“交流”,感知历史脉搏,聆听文明回响,涵养文化自信。(渭南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