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分享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近年来,商洛市山阳县高坝店镇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服务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系列创新措施,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镇域社会治理初见成效。

志愿“小服务”,赋能“微治理”。高坝店镇建成文明实践所站23处,创新“服务得积分、积分享服务”双向积分运行模式,注册志愿者3120名,发布志愿服务项目6个,有序开展“红马甲齐上阵”、“清垃圾美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高坝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评为“商洛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福寿生日会、红马甲齐上阵志愿服务项目,获山阳县学雷锋最佳服务项目称号被评为“商洛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创新“小举措”,助推“大文明”。在富桥社区创新移民后扶“213”模式,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群众会,发放移风易俗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单、倡议书25000余份,制定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双6条”,推行“2115115”硬规定(过事只过婚丧 2 种事,宴请只请 1 次客,送礼一律 100 元,宴席每桌不超 500 元,宴请规模不超 100 人,每盒香烟不超 10 块钱,酒水不超 50 元),切实减轻了人情负担,文明之风蔚然成行。

建立“小公约”,释放“大效能”。在鱼塘、双寨村突出家风家训,深入开展“一约四会、两榜三制度”专项行动,每季度对照村规民约要求,开展一次道德评议,进行一次两榜公示,落实一次表彰奖励,着重挖掘崇德向善的先进典型,指导宗族祠堂建立家风家训,引导群众开展移风易俗,摒弃封建迷信、邻里猜疑等陈规陋习,弘扬勤劳节俭、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实现乡村长效常治。

推行“小制度”,解决“大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调解邻里纠纷,在蔡家庄村创新推行来访群众说事理、法律顾问说法理、乡贤能人说情“三说三联三提升”基层治理模式,组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能人”调解室,培育“法律明白人”,聘请“五老”调解员,确定信访代理投诉人,建立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机制,做实“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在一线遏制消除矛盾纠纷苗头。进一步创新“防查化审”调解邻里纠纷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350件,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称号。(供稿:汪玉 程美)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