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分享

山阳县法官镇:打造秦岭山水乡村升级版

 

 

今年以来,法官镇以“两改两转三促进”为抓手,坚持“一路一片景,一村一幅画,一家一景点”的理念,立足镇情实际,整合资源要素,抓点示范,全域推进,着力打造以净为底、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的秦岭山水乡村升级版。

高点规划,勾勒美丽山水新蓝图。一是外出学习取真经。先后前往南京六合区、十堰郧西县等地考察学习,实地了解环境整治、农旅融合等工作,进一步开阔眼界,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打开思路,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二是突出特色本土化。依托“秦岭原乡.田园法官”的品牌优势,主打自然风光,以建设法官庙、姚湾社区3A级景区为核心,扎实推进整流域产业带布置和人居环境整治,构建靳家河、两岔河两条绿色产业长廊,统筹推进大寺庙、花庙子、两岔口、黄家店四个宜居村庄,倾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样板村、示范镇。三是专业团队做设计。结合省级乡村示范镇建设,征求各方意见建议,聘请商洛市设计院,按照“园区化、景区化、全域化”的思路,高标准编制了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规划,确立了“一心两廊三园区四节点”的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乡村休闲康养胜地,让山水乡村焕发新活力。

完善设施,奠定乡村建设新基础。一是提升农房户厕质量。坚持“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质量”原则,保持原生态,采取“政府主导、村社落实,农民参与”的模式,以黄漫路、法延路沿线为重点,摸清底数,整合资金,抓点示范,梯次推进,完成户厕改造760座,土坯房改造210户。二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盘活闲置农房,整修农家小院,打造4家高端民宿,10家普通旅馆,建设露营基地,提供50个床位,开办3家农家乐,新建公厕、旅游厕所6座,提高旅游承载力。整治河道2000米,硬化串户路和通组路800米,改造街道1公里,安装红绿灯2处,修建生态停车场1个,铺设休闲木栈道1200米,建成垃圾中转站,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卫生院建设进度,完成中心小学主体竣工,用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用活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

全域推进,打造人居环境新画卷。一是“变废为宝”打造小景观。全面清理黄漫路、法延路沿线乱堆乱放,拆除残垣断壁,引导群众规整菜园,绿化庭院,利用废弃地、边角地等开展村庄小微公园建设。依托原生态,将闲置废旧水磨石、青石、木桩、砖瓦等改成废旧“容器”,植花种草,打造醒目的“路牌”景观,让老物件有归属,保留时代记忆。二是“变水为景”打造大瀑布。开展碧水保卫战,整治河道3公里,发挥水资源作用,加固跃进渠,建成大瀑布,打造月亮湾景区,吸引八方游客,让绿水青山的好生态变成金山银山好价值。实施绿岸行动,种植各类花卉苗木,推动景区变游园,用于群众休憩赏景,实现处处有景,路路有色。三是“变墙为画”打造文化墙。深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茶叶文化、荷文化、道医文化“五大文化”,绘制彩绘20处3000多平方米,将文化元素巧妙植入墙面和角落,教化群众的同时,提升镇区颜值。

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一是建设示范园区,促进产业升级。坚持以创建丹山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瑞君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实行“园区+基地+农户”模式,促进农业、电商、旅游“三产”融合,推进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绿色化、景区化、品牌化。建成6条农副产品生产线、300平方米的特产馆、7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及油稻轮作基地、荷虾共生基地各1个。二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三产融合。擦亮法官镇“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镇”品牌,以茶叶为重点,成立茶叶协会,加大茶产业品牌营销,提高法官茶叶知名度。充分挖掘以茶为重点的历史民俗文化,与竹编、草编等农耕文化相结合,建成茶旅融合民俗体验区,布置各类业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三是打造民宿集群,促进业态转型。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营相结合,以乡愁记忆为支撑,积极发展农事体验、乡村观光、研学旅行、康养度假等新业态,建成3个民宿集群,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三产融合样板区。

强化保障,激发多方参与新活力。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探索“党建+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机制,将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纳入镇、村两级书记领办实事硬事项目,坚持以党委带动支部,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达到层层抓落实,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夯实网格责任。采取班子成员包村、科级领导包片、镇村干部包段、网格员包户、群众包门前的“五包”模式,落实“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1844”机制,压紧压实153名片长责任,实行周观摩、周销号倒逼工作机制,促进网格员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做到道路保洁有人管、塘沟水体有人问、乱堆乱放有人理、秦岭山水有人护。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推行“周安排、周清单、周交账”工作机制,每周一对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任务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周天进行交账。开展周四环境整治日活动,促进干群齐动手,成立督导专班,加大明察暗访,全镇通报结果。落实人居环境“红黑榜”制度,开展五美庭院评选,充分发挥党员群众能动性,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推进。(潘朝成)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