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2018年9月3日-4日,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由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焦必宁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文海副教授,陕西省农业厅农监局陈瑶正处级调研员,西安市农检中心查卓越高级农艺师,眉县果业技术服务中心屈学农研究员组成的专家评审组专家对“大荔冬枣”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工作进行验收。专家们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质询答疑等方式,经过打分评议,一致通过“大荔冬枣” 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验收。

  与会专家验收组先后来到大荔县绿源农庄冬枣专业合作社冬枣交易市场,绿源农庄冬枣专业合作社观光台,中国枣文化博览园现场查看了大荔冬枣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组织座谈会听取汇报、质询答疑等形式开展认真的查验。

  大荔县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素有“瓜果之乡”、“现代农业看大荔”之美誉,荣获“中国東乡”、“全国红東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全国冬枣名县”等称号。目前,全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年产量40万吨,年产值40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8.6%,实现人均收入18360元,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一半以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摇钱树”,以大荔冬枣为代表的地标产品,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板块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2017年6月,大荔县启动大荔冬枣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工作,同年12月,申报创建的大荔冬枣省级农产品地理一标志示范样板通过验收。近年以来,大荔冬枣生产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枣农们按照《冬枣生产技术规范》、《冬枣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标准,严格监测冬枣产地环境,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扎实开展大荔冬枣安全监测,在全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监管体系,为全县17个镇和7个企业配备速测仪、测糖仪等设备,开展冬枣质量安全巡查抽检,定性、定量检测2100个,合格率99.8%。全县通过“三品”认证的冬枣企业20家,冬枣SO9001质量体系认证1S02200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冬枣原产地认证各一个。大荔冬枣地标标识授权企业20家,质量认证促进了大荔冬枣地标产品的宣传推广,形成联合效应,同时,大荔县加大和强化冬枣质量追溯,2015年建立了全省首个县级追湖系统,设立县级、镇级和企业三个平合,各镇监管站检测设备同追溯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将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县级以上农业园区等42家规模生产主体纳入平合监管。作为全国首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县,对上市大冬枣实行合格证管理,加入追溯系统的企业向平台提交生产记录,抽检或自检合格后,打印追湖二维码;对散户进行编号管理,目前已发放合格证50余万张。大茘冬枣有了“身份证”,消费者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查看冬枣的质量认证类型、农事记录和检验报告,吃得放心。

  专家验收组对大荔冬枣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大荔冬枣”创建政策环境良好,措施有力,在各部门协调联动的高效运行机制下,目标明确、职责清晰,经费保障到位品质管控制度健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及配套管理制度,技术服务指导不断加强,产品品质得到有效保障。宣传推介有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生产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创建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发展健康持续。同时还建立完善了现场观摩、产品展示、休闲体验等基础设施和场所,为地标考察推介示范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做出了榜样,“大荔冬枣”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同意通过验收。



  当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处长孙志永,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科长赵坤,省农业厅总经济师李育江,省农业厅农监局科长张毅,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程晓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樊虎玲,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杨佳,市农业局副处调研员朱晓平等在大荔县副县长张红林。农业局长杨占盈,农检中心主任李云陪同了验收。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