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风 >
分享

  导读

  当前,各地正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发展。但在某些地方,有相关部门打着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痛点的旗号,频频要求企业负责人“陪会”。一些号称给企业减负、提气的会议,结果成了企业新负担。

  为“陪会”,有企业需要专门聘高管

  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帮扶力度。然而,半月谈记者发现,一些以调研情况、解决困难、宣讲政策等名义召开的各类会议,动辄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由于会议定位不精准、议程设置不合理,企业负责人“参会”变“陪会”。

  中部地区一位民企负责人说,为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企业十分重视职工培训。接到地方政府支持技能提升的会议通知后,他满怀期待地从县里驱车30公里到市里参会。坐了一上午,一直等到会议快结束时才发现“白跑了一趟”,按照相关条件和名单,他的企业根本拿不到补贴。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开会的本意是为了摸清情况,解决问题。而一些政府部门的“热情”邀约,让一些企业负责人劳而无获,深感“吃不消”。

  “同样的会议,市、县部门层层开,都硬性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公司初创期本来就人手紧张,多数时候只能派高管过去开会。”一家从事光伏行业的企业负责人说,一般情况也不敢派员工冒充,担心被发现认为“不够重视”。如果所有会议都按要求参加,甚至需要专门招聘一名高管“陪政府开会”。

  不需参会“被陪会”,需要关注被忽略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一些政府部门要求企业“陪会”,集中于三种情况。

  ——不论是否相关、是否熟悉情况,都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会。

  企业普遍反映,在公司内部运行过程中,各专业部门分工明确。一名分管经营的高管往往不如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熟悉融资状况,一名分管内部管理的高管往往不如营销部门负责人了解市场动向,即便企业主要负责人也是如此。

  有企业认为,不少部门非常重视开会的过程,却不重视开会的实际效果。如果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参会,甚至会被一些官员认为是“架子大”“不给面子”,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些企业疲于“陪会”,另一些企业被忽略。

  一些企业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经常“陪会”的企业往往是地方重视的新项目、大项目、标杆项目。而当企业身处困境,真正需要政府部门帮一把的时候,可能未必能得到邀请。

  一名曾在中小板挂牌上市的民企负责人说,他是县里第一家上市企业,经营正常时,每周都有各级政府部门来考察调研,公司宣传册一印就是一卡车,市县政府部门举行的会议也经常参加。但资金链遇到问题后,就很少有人再联系他了。

  ——制定政策前开会少,宣讲政策时开会多。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在制定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关于企业投资的立法论证会上,半月谈记者注意到,与会专家全部来自政府部门和高校,没有一位是企业负责人。

  受访企业家普遍对层层召开的政策宣讲会表示有些厌烦。有企业家说,有时,上一级政府的电视电话会刚结束,下一级政府紧接着就开会安排部署工作,再遇上公司内部会议,常常分身乏术。

  变企业“陪会”为政府入企

  企业“陪会”的背后,仍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怪,有关政府部门应切实转变作风。

  一名民营企业家说,有些政府部门还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似乎领导不开会发表讲话,就是对某项工作不重视。市县层面的一些政策文件也只有在会议现场才能领到,政府网站上很难找到。他建议多公开,少开会。

  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一些可以更好地熟悉政策、交流情况、解决问题的会议,企业是乐于参加的,但应该精简会议,合理设置议程,减少对企业主要负责人提出的硬性要求,最好由企业自主选派熟悉情况的专业人士参加。

  企业负责人还提出,少开一些能通过电子邮件、政务平台进行交流的会,多开一些涉及企业切身利益,解疑释惑、解决问题的会议。

  政府要当好“店小二”,必须变企业“陪会”为政府入企,改变坐在办公室里“憋思路”“凑点子”的老办法,而真正问计于企、问需于企。一位民营企业家直言,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多到企业一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少请企业家到政府大楼频繁开会。

  来源:《半月谈》2019年第9期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