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传媒网

陕西省丹凤县土门镇长沙沟口村“塑性”“铸魂”并重 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长沙沟口村位于县城东南45公里处,距土门镇政府6公里,与竹林关镇接壤,是一个多次获得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标准化重点法制村”、省级“三变改革示范村”、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的先进村。一走进长沙沟口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山苍翠,绿水环绕,丹宁高宛如一条银龙横跨南北。加之红顶白墙的民居、绿意盎然的百亩野山果采摘园和一眼望不到边的日光大棚点缀其中,犹如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使得长沙沟口村既充满现代气息,又不乏古朴和生机。

建强建好支部,筑牢乡村振兴根基。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近年来,土门镇以“产业更优、农村更美、乡风更淳、百姓更富”为工作目标,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以基层党建为“核”,村两委为“翼”,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会立体发展的服务型党组织,不断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长沙沟口村党支部将党的领导融入到培育富民产业、完善基层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引领社会风尚各领域,努力将党支部的“独角戏”变为党群“大合唱”,基层党组织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培育壮大产业,铺就绿色生态致富路。群众要致富,支部来引路。长沙沟口村土地多为湿润、肥沃,疏松多孔沙壤土质,为出产高品质的水杂果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160亩“野山果采摘园”、20亩冬枣、5亩草莓及1座千吨气调库是长沙沟口村近年来产业发展的集中体现。

2019年以来,长沙沟口村立足土地资源禀赋,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流转土地160亩,集中连片种植绿色无公害、无污染优质野山果。为加快规模和品牌双向发展,积极培育“长沙沟水杂果”特色品牌,长沙沟口村以党支部为切入口,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实施“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由党支部牵头把种植大户、党员户和部分群众组织起来,带头先行先试,形成示范效应,再把群众带进产业链里,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长沙沟口村村民刘发财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委会流转给群众闲置土地200余亩,先后发展起来了160亩“野山果采摘园”、30亩冬枣、5亩草莓,部分群众不仅每年能拿到千多元的土地租金,还可以在合作社上班,每个月在家门口就有千把块钱的固定收入,村上发展水杂果产业,让群众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水杂果产业已成为长沙沟口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美丽乡村建设,扮靓村庄“颜值”。围绕“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长沙沟口村组织党员干部、发动群众从硬化亮化通村通组路、整治群众院落、拆除残垣断壁、改造土坯房和旱厕、绿化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改变村民生活习惯。今天的长沙沟口村,无论是在文化广场,还是在公路沿线,随处可见人居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村容村貌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净美”的华丽转变。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沙沟口村对老旧村委会进行改造提升,先后在党群服务中心内设置图书阅览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风理事会、道德讲堂等。在外安装照明灯、音响及体育设施,建设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广场;在村内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文化墙,感恩奋进、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一方面美化了环境,另一方面也催化了文明氛围。

精神文明创建,提升村庄“内涵”。精神文明改变的是乡村风气,更是是老百姓的精气神。长沙沟口村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创建目标任务,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五美庭院”等评选表彰活动,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积极宣传厚养薄葬、抵制天价彩礼、崇文尚德等文明新风,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如今的长沙沟口村产业更加兴旺,环境更加整洁,民风愈显淳朴和谐,村民生产生活大大改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在长沙沟口村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