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 > 解读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泾河与山,牵手而行,虽没有十八弯九连环的缠绕,但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泾河在黄土高原上高歌东行,穿梭在川道与群山之间,像一个专情的美少女,扭扭摆摆地从宁夏泾源,途经甘肃平凉、陕西咸阳,终在西安市高陵区与渭河交汇。在这455.1公里、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的长途跋涉中,她时而低沉平缓,时而灵动激扬,时而温文尔雅……

  彬县太极湾,泾河在峡谷间曲折迂回,左冲右突,形成太极图案。

  文化泾水——

  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传说

  作为渭河最大的支流,泾河选择行走在崇山峻岭间,其坚韧的性格可见一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泾河有很多关于龙的传说。《西游记》里的泾河龙王便是泾河的掌控者。在老百姓心中,要神话水,必先神话龙。

  泾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六盘山。清朝乾隆年间中卫县令胡纪谟奉旨查探泾河清浊。他来到了宁夏泾源县的老龙潭一探究竟。200多年后的今天,记者踏着他的足迹,来到俗称“泾河脑”的泾河源头——老龙潭,在这个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寻根溯源。

  在宁夏泾源县,关于老龙潭的民间传说人人皆知。唐贞观年间,泾河龙王与人打赌下雨,为了不输,泾河龙王擅自改变雨数最终被宰相魏征斩首。

  泾河龙王的性格与泾河的性格是吻合的。老龙王性格中的执拗、凶悍正如泾河裹挟着大量泥沙穿梭在崇山峻岭间,时不时暴发猛烈的洪水。

  事实上,泾河是渭河及黄河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

  唐仪凤年间,老龙潭又演绎出“柳毅传书”的千古佳话;家喻户晓的活佛济公,还曾在泾源县张家台石窟修行……

  在深藏于崇山峻岭之中的老龙潭,沿着头潭左岸拾阶而上,悬崖石壁上随处可见游人题刻,崖壁上的石龛供奉着李世民、柳毅神君的牌位。上坡后较为平缓的路旁竖着一通石碑,碑上刻着胡纪谟呈送给乾隆皇帝的《泾水真源记》,其诗文曰:

  无数泉飞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

  汪洋千里无尘滓,不至高陵不受污。

  这首诗成了泾渭分明、泾清渭浊的有力佐证。

  老龙潭水与泾源县的其他几条河流在县境内汇合后,在平凉市大阴山下崆峒峡入甘肃境内,开始了她400多公里的激越穿行。宁夏和甘肃两省(区)是泾河支流集中区,尔后达溪河、马莲河等上百条大小支流在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汇合。进入陕西境内后,地势平坦,泾河水流平稳。此时,她如同从顽皮的少女变身贤淑的主妇,用厚重、优雅滋养着关中平原的儿女们。

  泾河与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汇合。

  文明泾水——

  农耕先河,照耀古今

  一条河流,滋养一方生命,开启一段文明。

  在与长武县相邻的彬县,公刘雕像高高耸立。在《大雅·公刘》中形象描写了公刘迁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以后开疆创业的历史进程,塑造了公刘这一英雄形象。在彬县有这样一句话:“一代兴王地,千年志古豳。”作为周朝的肇迹圣地,它与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相互印证着这片土地深远厚重的农耕文明历史。

  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在长武县亭口镇黑河川道半山坡上的碾子坡遗址,发现并出土了炭化高粱、农具等大量文物,其中以先周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这也是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收获最为丰富的先周文化遗址。

  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数这里发现的3000多年前的炭化高粱。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高粱是魏晋时期从国外引进的,而碾子坡发现的未去皮的炭化高粱籽粒,把我国高粱种植的历史向前推了上千年。

  碾子坡遗址的发掘,其丰富的先周文化遗存,为泾河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为研究和了解公刘居豳及古公亶父迁岐以后周人的文化面貌、经济生活、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泾河入陕的第一站是长武县亭口镇。据说这里是汉代通往西域的必经渡口,又因距彬州(现今彬县)、甘肃灵台县邵寨镇、长武县城各40里,古代40里为一亭,故取名为亭口。曾经的驼铃阵阵、车马喧闹依稀还在耳畔,如今建设的繁华盛景就在眼前。亭口镇党委书记李建清告诉记者:“依托水资源、矿产资源充足,电力充沛,道路四通八达等优势,亭口镇按照‘丝路古驿、红色热土、乌金重镇、山水亭口’的思路,正在全力打造丝路第一驿站。”2017年,亭口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5.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72元,跻身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之列。

  在彬县高高矗立的公刘雕像。

  水利泾水——

  滋养万物,泽被后世

  “泾河和渭河都发源于六盘山,它们一南一北,最后在高陵汇合。由于含沙量不同,两河一清一浊,界线明显,形成了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而泾河流域曾是传说中黄帝的辖区,渭河流域则是炎帝部落主要活动区域。”曾历时3个月,足迹遍及泾河流域的泾阳电视台总编辑李胜灵告诉记者。两条河流的成长有区别,但相同的是她们都如同母亲般滋养着各自流域的百姓。

  泾水留给后世的不单单是鬼斧神工的奇景,还有泽被后世的“大智慧”。郑国渠便是最好的证明。

  关于郑国渠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郑国渠的设计者与主建者是战国时期韩国派到秦国的间谍,名叫郑国。郑国的原本使命是说服秦国修这条工程量巨大的渠道,妄图利用这种浩大的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而达到“疲秦”目的。在施工中,郑国的身份和阴谋被识破,秦王嬴政要杀了他。郑国据理力争对秦王说:“此渠成,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终于说服秦王继续修建渠道。

  郑国巧妙利用了北仲山南麓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沟通了泾水与洛水,注泾水入洛河,全长150多公里,后又回水于泾河。

  郑国渠未能达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自此,八百里秦川物产丰饶,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在于它初建时发挥灌溉作用的100余年,还在于它首开了引泾灌溉的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它脚下溯泾水而上,沿着泾河左岸,还修建有:汉代白渠、唐代郑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清代龙洞渠、新中国成立前的泾惠渠。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郑国渠首近10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密布着从战国至今2200多年的古渠口遗址40多处。它们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演变,是我国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馆,被誉为“中国水利史的缩影”。

  抚摸着早已被岁月抚平的遗迹,历经千年泾水的冲刷,谁又能分得出哪里是千年前抑或百年前的凿痕呢?对于历史而言千年只不过是一瞬而已!泾水似练,青山如黛,轻薄的云烟氤氲在山水之间。郑国渠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更向人们展现着如今水利“活化石”不尽的生命力。

  泾阳县按照“规划引领、基础先行、项目支撑、政企合作”的建设思路,把郑国渠旅游景区建设和泾河治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倾力将郑国渠遗址打造成集自然、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风景区。如今,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已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这片土地上的泾河儿女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望。

  俗称“泾河脑”的泾河源头——老龙潭。

  盛世泾水——

  守望时代,永葆生机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我们今天已经听不到泾河号子的欸乃之声,也看不到孤舟独钓的水乡美景。在岁月的冲刷下,泾河没有了昔日的汹涌澎湃,没有了清澈见底的容颜,她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把曾经的过往娓娓道来。

  尽管泾河曾遭受水竭岸塌,甚至污水侵入,一度变得弱小,但她依然坚强。

  守望者遇到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让泾河如何永葆青春?让“母亲河”如何焕发活力?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返璞归真的背后,是理性面对自然生态。

  在痛定思痛之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守望泾河的最好作为。

  泾河之水奔流不息,时代脚步铿锵前行。

  2018年,陕西省湖长制启动暨泾河综合治理动员大会在咸阳市礼泉县烽火镇泾河沿岸举行。

  一场泾河生态治理的战役由此打响,泾河向幸福河、致富河、生态河的方向前进。

  河道整治、堤防重固、生态修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拉开帷幕。

  保护“母亲河”,美丽中国梦。

  “我们建立起以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河长,同级负责同志任河长的河长体系,基本形成了协调各方力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编制印发了渭河、泾河、三水河、清河、黑河、泔河、漆水河等8条主要河流的河长手册,制定了河长制工作会议制度、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河长制工作督查督办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让泾河早日恢复原有的生态。”咸阳市水利局局长康秉陆说。

  护岸、防汛路及滩区清障等构建起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生态保护、水生态监管等措施构建起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体系;布设慢行车道及滨河绿道,构建起低碳智慧立体交通体系;生态林带、文化景观、健身体系建设,构建起滨河生态景观体系;泾河管理及水生态空间范围的划定、水域岸线空间确权、河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构建起智慧管理体系……一项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一套套安全护卫的体系,为实现泾河“安澜景致、水清岸绿、峡谷湖光、城河交融”的整治目标保驾护航,泾河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将得到充分释放,大河风光重现不再遥远。

  5月16日,记者从咸阳市水利局了解到,目前泾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工程咸阳段总投资3.0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是新修堤防工程1段,长2.09公里;新建护岸工程16处,长10.35公里;河道整治工程6处,长7.67公里;护脚工程2处,长1.59公里,坝垛115座。泾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为泾河综合整治奠定了基础。

  泾河必将作为一条堤固、洪畅、岸绿、景美的安澜河、生态河、文化河展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手记

  踏歌泾河 逐梦安澜

  蜿蜒泾水东流去,说不尽千古悠悠。泾河是一条有故事的河,在与山峦的缱绻下相映成画,在与人的情思里万千婀娜,在与历史的交融中相映生辉……一河泾水,一河清灵,流过的是牵动的柔肠,留下的是岁月的风华。

  记者与泾水并行,追根溯源,蓦然发现这是一条值得亲近、值得骄傲、值得膜拜的“母亲河”……

  都说泾河柔,她的百转千回总能展示万般摇曳的风姿;都说泾河美,她的一水两岸总能描绘祖国山河的壮阔;都说泾河奇,她的一颦一笑总能泛起历史长河的涟漪;都说泾河巧,她的天工造物总能演绎人与自然的奇迹;都说泾河善,她的无限能量总能孕育生命的希望……

  曾经,文人墨客对泾河的咏颂,那是一种看景言心的表达;史吏稗官对泾河的载录,那是一种用水取利的膜拜;芸芸众生对泾河的虔诚,那是一种生养之恩的感谢。

  人们从泾河抚今追昔,找寻历史的沧桑,回望曾经的辉煌,理性面对、长远思考,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笔进行着一场河体之变,让守望者们对美好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许和愿望。

  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国各地掀起河湖综合治理的新高潮。

  泾河,这条“母亲河”也有了健康守护的责任人,河畅、岸绿、水清不再是遥远的梦。我们期待着一条焕发青春活力的安澜“母亲河”在身边流淌,响亮有力的泾河号子重新在耳畔响起……

责任编辑:农人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