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 > 解读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精准扶贫,是当前各级党政部门的“硬任务”。因为确实“过硬”,连县委书记都感觉到了太多的形式主义。之前有媒体披露报表的问题,其实这只是其中之一,更深和更全的问题,该领导在本文也就是点了一个题,相信一线工作者,更有发言权。

  自2013年11月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以来,已经有近4年时间了,但全国真正大力掀起精准扶贫热潮,是在中央主要领导2015年6月贵州调研之后。

  回想起来,时间已经过去了1年多。我们如何评估这1年多时间的精准扶贫工作呢?简而言之,有成绩,有问题。成绩不讲不会跑,问题不讲不得了。所以,主要讲问题。

  一、归纳起来,主要问题有2个

  第一是顶层设计仓促,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不强。

  比如,年度脱贫人口问题。从国家层面考虑,必须要有年度计划安排,这是由全国各省所处条件,和扶贫工作基础的差异化决定的。

  但一些地方,从省到村都有年度脱贫计划,甚至具体到一个村哪几户是今年脱贫,哪几户是明年脱贫,这显然是依样画葫芦式的层层分解任务,背离实际甚远。

  又比如,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辨别问题。简单以家庭收入来算账,导致精准识别成为空话。拿年收入3100元这个标准来说,低于3100元的,就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于3100元的就不能纳入。那么,3099元与3101元,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识别贫困不贫困,是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不能简单地用数学计算方式来取代。识别一个户贫困不贫困,不仅要看收入,还要看支出,要看这个家庭每年的收支平衡状况,要看这个家庭与众不同的困难是什么,要看这个家庭在整个村庄中的相对生活水平,是什么,要看他面临的难关,能不能靠自身的力量挺过去。总之,是综合性的,而不是简单做数学题。

  再比如,医疗救助扶贫,是只针对贫困户,还是应该针对全民?简单的逻辑是,既然是扶贫,就只能针对贫困户。那么,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民家庭,有人生了大病,花费了几十万元医疗费,变成贫困户了。

  那么,次年这个家庭因病返贫,可以按政策动态调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医疗扶贫政策,只能在建档立卡之后才能享受,那这个农户去年花费的高额医疗费怎么办?可能他这个家庭,今年已不再需要花费什么医疗费了,就算是进入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们又能享受到什么优惠政策?

  有的地方采取了人性化操作,就是次年一季度可以报销上一年的大额医疗费,那么这样一来,这个政策就事实上,成为了针对全民的政策,还要去做建档立卡那一套程序干什么?

  还比如,考核验收问题。抽样要抽到50%的对象,科学否、可行否,都未曾细细考虑。扶贫本是一件十分具体、十分客观的工作,衡量其实际成效时,是应该看重客观变化,还是主观感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

  第二是虚功折腾太多,实质性工作做的太少。

  比如对象识别,标准左右摇摆,上下一片混乱,折腾了一年多时间,多次反复调整,而今继续在折腾。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不是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建设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解决急难问题,而是日夜不停地修改数据、填报数据、比对数据。

  再加上各种紧急的报表、材料等,致使基层干部深陷其中,难以抽身。各级干部的精力都花在应付上级、满足上级需求、为上级服务上了,腾不出时间去为贫困村、贫困户服务。

  又比如,各类培训众多,但主要是培训的什么?仍然是如何用系统、用何卡标准、如何纠正数据,归根结底,仍然是在服务上级而不是服务群众。

  还比如说各种规划,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做成汗牛充栋的文本,读完都要花好几天,如何去操作?

  又比如说,对各种资料档案的标准,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工作本身成了次要内容,而档案资料则成了重中之重,我们到底在怎样导向我们的工作?

  现在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就是上级关注的事情,并不是群众关心的事情;而群众关心的事情,上级又往往不关注。从上到下的干部,都在搞自己的那一套,群众压根都弄不明不白:干部们累死累活忙的那些事情,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工作之初出现问题,很正常,也不必惊慌。关键是,我们必须看到问题,必须阻止这些问题继续存在、愈演愈烈。所以,有必要大喝一声:停止一切折腾,将我们全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干实事上来。

  二、实现精准脱贫,我们要办的实事是什么?

  首先是要做好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文章。

  第一件事情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通硬化公路、解决安全饮水、整治河流沟渠、改造农村电网、开通移动4G和宽带网络等。

  一些地方的领导,对此事不太重视,抑或误以为这些东西已解决得很好了,不是我们精准扶贫的重点任务了。这是对农村现状缺乏调查研究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很要不得。

  当中央提出要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之后,一些地方及领导就都一哄而起地成天喊产业,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艰巨任务,抛之脑后。试问:没有水电路,群众怎么富?这些设施建好了,既可以让农民的产品顺利销出去,又可以大大节约他们的生产生活成本,是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并举,是为农村发展进步,办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必须倍加重视。

  第二件事情是:发展特色产业。所谓特色产业,就是既有特色,又形成了产业。有特色,就是与众不同,是我所特有;形成产业,就需要一定的规模,否则就只能是盆景,是试验田。

  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选品种,不要贪大求洋图新奇,弄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稀奇玩艺,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是作秀的花架子。

  发展特色产业,要坚持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道路,使特色产品形成规模,产生效益,成长为真正的产业。要注意坚持选对品种、开展全程绿色化生产、创建品牌、建立仓储物流系统、实现加工转化等,系统化全程谋划的思维,这样才能更快地打造出成熟产业。

  还要注意遵循市场规律,不搞行政命令和简单补助、干部包户等行政方式,必须依靠市场主体,以扶持政策支持市场主体,靠市场主体联结市场和贫困户,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发动和组织贫困户跟着市场主体干,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围绕市场主体转,这样,才会走出一条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产业扶贫之路。

  否则,一定会好心办坏事,产生因为行政干预,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导致贫困户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个好价钱的恶果。

  发展特色产业不要性急,要稳扎稳打推进,一些领导要求今年着手,明年大发展,后年大见效,这些思维和套路,不是不懂农村农业,就是习惯性官僚主义作怪。

  我们要静下心来,组织好各方力量,慎重地选,稳妥地干,不懈地努力,长久地坚持。一定要避免一哄而起,短期行为,交差了事,待脱贫验收之后,农村山河依旧、贫困户面貌不改。如果是这样,我们都是罪人。

  第三件事情是:盘活贫困户住房、土地、山林等资产。这3样东西,就是农民生存发展的基本资料。当下农村,一方面农民没有什么收入;另一方面,大面积的房屋、土地、山林闲置抛荒。

  我们要想方设法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把这些闲置的资产组织起来、经营起来,让农民产生资产性收入。要借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折股量化的机遇,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这些生产资料的模式和途径,让农村的所有资产资源,都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推动贫困户富起来。

  第四件事情是:增加劳动务工收入。这里所说的务工,不是外出打工,而是就地为各种农业经营主体务工。有些贫困户缺乏的,是算计、持家能力,但却有的是力气。如果安排他们长年累月地为本村的市场主体务工,每年收入2—3万元劳务收入,完全没有问题。

  第五件事情是:提高兜底政策保障标准。农村现有的贫困户,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身没有劳动能力的。比如各种重度残疾、五保对象和常年重病患者。他们已经不可能靠自己的勤劳来致富了,只能依靠国家的兜底保障政策,来维持生活。

  所以,在五保、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方面,要逐步提高标准,保证这部分人能够摆脱贫困、同步进入小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简单地看:一个地方脱贫人口中,兜底保障人数占多大比例,或者人为地限制比例,或者把他们列入未脱贫对象之中。我们要看这个地方总贫困人口中,这类人员本身,占多大比例。

  我们还要明白,任何社会即使是十分发达的西方社会,都一定有政策兜底的对象。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绝对概念,它还是一个相对概念,反映同一个时代人们生活水平的相对悬殊。弄清了这点,那么兜底对象到底算不算脱贫对象,就根本不是问题,我们万万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政策左右摇摆,混淆视听,把干部们弄得无所适从。

  再退一步讲,如果兜底对象不该算脱贫对象,那么中央文件中政策兜底脱贫一批,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次,是要做好保证贫困户减少支出的文章。

  在农村,最令农民恐惧的支出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看病。

  在农村,再好的家庭,只要出现一个重病号,这个家庭就会瞬间坍塌,陷入贫困。当前,各地基本都建立起来了医疗保障体系,对贫困户的政策更加优惠。

  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新农合报销多少比例为——农民看病自费最高限制,让农民看病绝对少出钱,而不是相对少出钱;改先交钱后看病为——先看病后交钱;改农民出院后到各部门跑报销为——医院一次结算、政策性报销政府内部运转。

  除此以外,还要建立常年服药的慢性病患者的保障制度,还要防止医院追逐利益,而出现过度诊疗。如果把各种针对农民患病的政策加以整合,针对全民出台高水平保障的统一政策,就更进步一层了。

  第二件事情是减少教育支出。教育支出中,大头是高中和大学阶段。一些地方把政策着力点放在小学、初中阶段,是假装糊涂、假爱群众、假政绩。

  我见过很多农民家庭,孩子高考前,全家人都担心孩子考不上大学;一旦孩子考上了,全家人又陷入另一种担忧,学费、生活费从哪里来?我们应该出台全民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政策,还要出台贫困户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期间的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制度。我们不能把助学贷款的效用看的过高,贷款是要还的,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贫困户的孩子上大学的负担,而且这个政策,在贫困户身上落实起来,本身就很困难。

  三、精准扶贫最需要和最缺的:是埋头苦干

  一是埋头苦干需要科学精神。

  比如,精准识别,应该允许有适当的误差存在,总共有100万贫困人口,其中有一两千人没有搞到十分精确,并不影响大局,我们完全可以边干边修正。

  这里面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真正举步维艰的农户,卡在了政策的门外。如果在一个村子里,不是贫困户的农户比已纳入建档立卡对象的农户日子过得还艰难,那识别就是出了大问题。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对象识别的绝对准确,那就注定了一直到2020年我们都还会在数字上反复折腾,各级的注意力长期被这一问题吸引,而忽视真正该做的事情。

  二是埋头苦干,需要各司其职。

  上层干什么、中层干什么、基层干什么,必须要有合理分工。现在时兴“一竿子插到底”,很多人误以为一竿子插到底,是作风扎实,一些人只看到它的好处,看不到它的坏处。

  事实上,工作是要讲方法的,领导更需要科学,如果上层非要去把基层该管的事情,拿到自己手上来管,不仅管不好,还会制造出很多矛盾和后患症。管到人头,从来都只有基层做得到。上级原本就不该操太细的心,试图把一家一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事实证明,这样抓工作,最终只会瞎折腾。

  上层应该把功夫,花在政策制度的设计上,怎样把政策制定得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才是真正要做的大事。

  中层主要是指导、检查、督办、考核、追责等。

  基层主要是把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

  现在的情况是:政策制定时不用功,凭想当然地出些条款,另外却又花很多精力,去做些本不该由上层做而且也做不好的事情。一些政策出台后,基层无法执行:如果严格按政策办,又不符合基层实际;如果按实际需要办,又违背了政策,这其中又带来了无尽的折腾。

  所以,制定政策的层级及其人员,务必要多调查、会研究,务必要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否则自己尚且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三是埋头苦干,必须依靠基层干。

  工作应该是这样一种局面:上层支持中层,中层支持基层,基层支持群众;上层服务中层,中层服务基层,基层服务群众。如今,很多事情很多时候,是弄反了的,如果基层的绝大多数精力,都耗费在为上级服务上,那么谁来服务群众?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常常半夜接到指令,要把这情况摸清楚,那情况摸清楚,一年到头反复地摸这情况那情况,最后回过头来看,上面需要的那些情况,与贫困群众有多大关系?与基层埋头苦干有多大关系?说到底,这些都是领导的需要,不是群众的需要。

  所以,大家都要把那些想当然的东西放下,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万一自己没有精力到群众中去,也一定要把基层干部的精力腾出来,放手让他们到群众中去,这样,扶贫才有意义,脱贫才有希望。毕竟,脱贫是干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统出来的、说出来的,更不是写出来的。

责任编辑: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