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地方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 “十六年寒窗苦读,拖累老父和老母。如今熬到出头日,工作不知在何处?”这是往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创业的真实写照,今年开始,我县在册贫困大学毕业生再也不用苦恼……
 
  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开 展以来,我县按照“八个一批”的要求,针对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把就业创业扶贫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强化政策体系,通过创新开展转移就业扶贫,提供创业“免担保”资金扶持助推贫困户创业、积极开展精准培训扶贫、人才支撑扶贫等系列活动,努力创造适合贫困群众的就业岗位,全力促进我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对象,通过就业助力扶贫拔“穷根”,创业实现脱贫扎“富根”。
 
  就业一人助推一户脱贫
 
  走进子洲县三丰粮油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家住苗家坪镇前吴家沟的贫困户张秉田正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着,今年59岁的他,家中4口人,妻子长期患有精神分裂症,两个孩子以打工谋生,他已经连续在公司干了五个年头,主要负责公司库房管理,每月有1500元的稳定收入。“我年龄大了,去外面打工大家都不会要,公司对我非常照顾,又能够满足我的基本生活保障。”对现在的工作,张秉田满意的说。而在厂房隔壁办公室里正在干活的文书吴慧芳,她是三川口镇吴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告诉记者:“我每月基本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公司还给奖励和绩效。目前,我正在报考我县贫困人口中公开招聘的市级公益性协管员。能够实现稳定的就业,我家的脱贫就指日可待。”
 
  目前,为了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充分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引导贫困人员向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农业合作社以及各种服务行业实现就业。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设立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专栏,不定期发布各类招聘、招考和用工信息,同时与扬州市江都区和鄂尔多斯人社局建立劳动力转移对接机制,在子洲县人力资源市场召开了三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促进我县农村贫困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目前,我县共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6.1万人,收入达8.8亿元。其中招聘会吸引入场求职者20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830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001人,完成市级下达贫困劳动力任务800人的125%。
 
  自我“造血”“贷”动脱贫
 
  为了实现脱贫并助力致富,扶贫办在全县范围内推出“免担保、免抵押”创业贷款的扶贫工作,着力解决精准扶贫户在创业过程中融资难、门槛高等问题,通过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家住苗家坪镇董家湾村的李润泽,是精准识别贫困户。从去年开始,他积极发展养猪产业,在他的努力经营下,养猪场生意越来越好。今年开春后,他一直想要扩大养殖规模,但是苦恼于没有资金来源。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的负责人和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他提供了5万元的免担保贷款。接到钱的一刹那,他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还是国家政策好,为我们贫困户解决了发展产业的最大难题。”
 
  像李润泽这样享受到贴息贷款脱贫的不是个例,他们通过努力争取创业贷款,积极发展相关产业,逐渐踏上了从政府“输血”到自身“造血”的长效脱贫致富路。
 
  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为220户贫困劳动力发放1100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扶贫办与我县的农行、信合、邮政等银行联合开展贴息贷款,农行发放389户1909万元,信合发放1441户6964.1万元,邮政发放65户245万元,累计发放互助资金借款2851户1702万元,不断促进了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
 
  以“扶技扶智”引领脱贫
 
  为进一步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难等问题,我县开展了多种渠道的职业培训讲座,为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了苹果核桃栽培管护、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防疫、家政服务、特色小吃、驾驶技术培训等实用技术培训。把就业技能培训班办到乡镇、办到村居,让扶贫对象就近就地接受培训。扎实推进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创业培训工作,发挥丰富多彩的创业扶贫培训模式,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截止目前累计组织培训技能6520人,创业培训225人,转移培训1180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38人。通过技能培训,让贫困劳动力人人掌握一两门致富技能,实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创业脱贫扎“富根”
 
  子洲县驼耳巷乡牛圈湾村的贫困户贺汉雄,今年35岁,一家5口人,有3个孩子,其中自己和两个孩子都有心脏病,是县委宣传部包扶对象,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养兔创业,并主动积极地参加子洲、绥德等县的电商和产业培训。他在手机上开了淘宝网店“四条腿”,专卖兔子熟食、冷鲜肉等。他还报名参加西工大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升专,通过网络授课,储备产业发展知识。贺汉雄养兔火了,很多村民和外地人闻讯后,纷纷前来向他讨教养兔经验,他悉数传授,现场进行教学和示范。在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贺汉雄今年栽种了100株葡萄,还套种了西瓜、香瓜,通过创业,他被评为子洲县山区农业现代化劳动竞赛“创业示范户”,获得奖励2万元。乡政府产业扶贫又奖励他1万元。“真心感谢那些帮助我创业的干部们,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贺汉雄说。
 
  与此同时,我县对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实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目前安置市县公益岗位7人,护林员206人,环卫67人,县内企业安置119人,特设公益性岗位114人,公益专岗53人,累计安置贫困劳动力566人。从大学生村官中公开招聘扶贫工作人员13名。2017年人社局计划从贫困劳动力家庭高校毕业生中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在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公开招聘市级公益性协管员245人。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