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地方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红葱是陕北各色菜肴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眼下正是陕北红葱的收获时节。10月23日,记者来到靖边县天赐湾镇银湾村,远远就看到村民谷锦玉正在地里忙着给城里来的客人挖葱,一排排整齐的葱苗翠绿挺拔,还没走到跟前就已经闻到了空气中弥漫而来的淡淡葱香。

  作为靖边县最早种植红葱的地域,银湾村因其特殊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具备红葱种植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这里种出的红葱个大叶小、味道香浓,一直深受市场的喜爱,每斤价格要比别处高出0.5至一元钱,“银湾红葱”这个享誉周边的品牌也获得了陕西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5年以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靖边县天赐湾镇因地制宜抓精准、促脱贫,将产业发展和全镇各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结合,制定了发展特色红葱产业的脱贫方案,并先后向上争取了50万元专项资金用来扶持贫困户进行规模化红葱种植,为干旱少雨的梁峁涧地区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其中,今年69岁的谷锦玉便是此番产业扶贫的获益人之一。早在几年前,谷锦玉还在为生计发愁。由于老伴常年患病,家中既无劳力也无资金,村里人都在种葱挣钱时候,他只有看看想想的份儿。去年,随着天赐湾镇产业扶贫计划的深入实施,他跟村里的另外10户贫困户一样,得到了每亩800元的红葱种植专项资金。日子从此发生了变化,短短的两年里,谷锦玉的红葱种植已经发展的像模像样,从一开始的几亩扩大到了今年的13亩,他也从一个勉强糊口的贫困户变成了有固定收入的红葱种植户。

  “以前看见别人家卖葱,我自己心里只有羡慕,但我自己没有资金,没法种。现在有了政府的帮助,日子过得完全不一样了。别人会栽,我也会栽,政府对我这么支持,我也要自己往起爬,我不能等着吃,不能只靠政府,自己有多大的体力,就干多大的事。”面对记者的采访,年过花甲的谷锦玉踌躇满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不服输的干劲丝毫不比年轻人弱。

  据银湾村党支部副书记何万霞介绍,截至9月份,银湾村今年已经完成了7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兑付。全村红葱总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多亩,百分之五十多的家户都是种葱能手。红葱收入已经成为了农民的固定经济来源。随着基层党建的不断加强,银湾村紧扣契机不断创新“党建+”的发展模式,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巧妙结合,在不断培育新人的同时,更是采取先进村引领后进村、种植大户帮扶贫困户的方式,带领村里更多的人走向了集体富裕的道路。其中,桶则壕村小组组长、今年56岁的党员王宝关就是一名典型的带头人。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妻子率先在全村大面积种植红葱,不仅成为当地出了名的红葱种植大户,而且带动了全村25户村民种植红葱,种植面积达到300余亩。按照每斤1至2元的价格,仅一亩地就可收入2000多元。这对于大部分都是旱地的银湾村来说,着实可观。

  品牌就是发展的底气。何万霞透露,为了将银湾村的红葱产业做大做强,今年银湾村将在鼓励党员带动贫困户种植红葱的同时,着力规划“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天赐湾镇红葱产业示范园。并通过合作社管理来实现红葱种植的标准化以及加工销售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拓宽市场。此外,继续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脱贫巩固户发展红葱产业,为银湾村及全镇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正是昨日的积累才造就了今日的财富。在这个层林尽染的丰收季节,走在银湾村沟沟坎坎的红葱种植地中,一把把翠绿的大葱姿态挺拔地站在一垄垄黄土里,时不时就会有慕名前来的城里人停车问询收购事宜。这个昔日以“银湾红葱”名扬三边的红葱种植村,正乘着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春风,紧跟“党建+”的脱贫步伐,不断释放发展新活力,续写着产业扶贫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
关键词: